时间:2025年07月21日 来源:人工智能机器人 10次
技术架构
多轴机器人系统:采用6轴工业机器人(如Fanuc、YASKAWA等),通过示教编程或离线编程控制运动轨迹,第六轴搭载光纤激光切割头,实现三维空间任意角度切割。
动态跟踪与聚焦:切割头配备电容式随动装置,实时监测工件表面距离(精度±0.1mm),自动调整焦距,确保激光束始终垂直于切割面。
激光发生与传输:光纤激光器(波长1070nm)产生高能激光束,经光纤传输至切割头,能量密度达10⁶ W/cm²,瞬间熔化或气化材料(温度可达2800℃以上)。
核心优势
精度与质量:切割精度±0.05mm,切缝宽度仅0.08–0.3mm,切口光滑无需二次加工。
高效柔性生产:无需模具,通过CAD模型快速切换产品,适合小批量定制化订单;切割速度达50m/min(薄板),效率为传统工艺的3–5倍。
成本节约:减少模具投资30–50%,能耗降低60%(电光转换效率>25%),且无耗材损耗。
二、应用场景与行业案例
汽车制造
航空航天与医疗
新能源与新兴领域
以下是主要厂商及设备特点对比:
厂商/设备 | 技术亮点 | 典型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武汉鸿镭激光 | 支持七轴扩展,动态调焦技术,适配大型工件;热成型钢切割精度±0.1mm | 电动车车架、电池托盘 |
东莞朝洪机器人 | 6轴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±0.05mm,支持正装/倒装;集成离线编程软件 | 汽车钣金、电梯不锈钢门板 |
松谷智能装备 | 德国原装光纤激光器,能耗低;Staubli机器人轻量化设计,工作范围大 | 三维管材、复杂曲面件 |
亿利激光YD-RC-Station | 智能控制柜集成AI路径优化,支持双工位切换;可选配除尘防护房 | 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线 |
智能化升级
AI集成: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工件缺陷并调整参数;数字孪生技术减少80%调试时间。
超快激光技术:皮秒/飞秒激光实现高反射材料(铜、铝)“冷加工”,减少热影响。
绿色制造与国产化突破
低能耗设计(待机功耗<100W),废料100%回收系统。
国产激光器(锐科、创鑫)性能提升,降低核心部件进口依赖,成本降幅达30–50%。
市场前景
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美元,中国占比超40%;年复合增长率12%。
政策驱动:工信部“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”专项推动三维五轴激光智能装备研发。
上一篇:激光切割机器人的工作原理(切割机器人的作用)>>
下一篇:返回列表>>
立即联系我们,解决你的困扰